咸宁:普惠托育破解“带娃难”

来源:长江云新闻 时间:2025-08-25 10:09

“幼有善育”事关千家万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问题如何解决,才能让家长不再焦虑?近年来,咸宁市通过政策扶持、多元供给、规范管理等措施,加快推进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破解婴幼儿家庭“带娃难”问题。

上午一大早,市民王蒙就将一岁多的宝宝送到家门口的托育中心。

咸宁市民 王蒙:我们家没有老人来带,(我们夫妻俩只能)边上班边带孩子,所以这种机构解决了我们个人的顾虑。

该托育中心地处咸宁中心城区,设有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三个班型,拥有专职保教人员9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中心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安排和活动计划。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咸宁市一级示范托育机构和湖北省示范托育机构,获得市政府奖补资金10万元。

婴幼儿托育中心负责人 杨红霞:政府的补助对于补充我们的运营经费,缓解我们的资金压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近年来,咸宁市强化托育服务能力供给,推动托育服务多样化发展。除了社会自办型,咸宁还探索出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等多种模式,满足不同家庭对托育服务的需求。正在建设的咸宁市妇幼保健院公办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总投资7500万元,设立150个托位。

咸宁市妇幼保健院院长 黄丽琼:预计今年年底全面竣工,明年春季投入使用。

除了建设普惠性托育服务中心,还同步建设托育综合指导中心、家庭医养照护中心、婴幼儿早教中心、从业人员培训中心等。充分依托妇幼保健院优质医疗资源,为婴幼儿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和发展支持,着力构建“医养育家”四位一体托育新模式。

咸宁市妇幼保健院院长 黄丽琼:我们不仅提供示范性托位,也建立了对全市托育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标准制定、培训指导、监督评估的全流程服务。让更多的家庭能够享受更加规范、优质的托育服务,解决托育贵、托育难的问题。

为切实降低家庭托育成本,咸宁市将普惠托育纳入民生工程,通过向上争取资金,加快托育项目建设。2020-2024年,共争取到中央、省投资托育项目44个,金额2.54亿元。目前,市本级以及崇阳县、赤壁市公办示范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正在建设当中。全市有36个乡镇(街道)建有托育服务机构。

咸宁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廖晓玲:强化投入保障,实施入托补贴。对入托的婴幼儿每学期每人补贴500元,同时,我们还落实托育机构水、电、气,按居民价格执行的政策,并通过租金补贴、运营补助等方式来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

咸宁市托育机构从2019年的10家增加到目前的155家,每千人常住人口的托位数达到4.88个,收托规模从不到500个增加到12735个。

咸宁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廖晓玲: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增加公办托位的供给,支持、引导多形式托育模式共同发展,加快落实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立1所普惠托育机构的要求,努力提升普惠托育服务的能力,让婴幼儿家庭托得上、托得起和托得好。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先华 章珩

咸宁台 罗世喜

通讯员 蔡祖峰 程蒙 朱燕林 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