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记者见博报道:深秋时节,闻着鱼香来到紧邻斧头湖的泉湖村铁塔新村,一排融合鱼、荷文化元素的鄂南民居初具雏形。
早在2002年,武汉光谷集团在泉湖村征收8个村民小组土地,新建创业园,铁塔新村被纳入拆迁安置点规划。
近些年,铁塔新村发展滞后,改善居住环境,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村民的强烈愿望。
村支书杨继平通过村湾夜话与屋场会等方式了解到:因早期房屋建设工艺落后,不少老屋存在漏水问题。
“共同缔造是提档升级的好机会。”杨继平抓住“痛点”,成立铁塔新村共同缔造理事会,制定群众自建、集体公建和携手公建方案,通过自筹、奖补等方式,形成了屋顶新建与立面改造的综合改造方案。
随后,建设理事会、环境卫生理事会、产业发展理事会、安全理事会等8个理事会相继成立。
如何在“共同缔造”中发挥理事会作用?
理事会成员樊后军、李国栋、陈会广都是党员,李春香是村里的志愿者,4人率先决定对自家房屋进行美化改造。
“以这4户为试点进行房屋改造,打造村湾参观学习的标杆。”杨继平积极对接,邀请各位户主开会商讨。
经过多次户主会议,对方案进行修改,并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回村后,迅速启动试点改造工程。
在这4户人家的带动下,目前已有8户跟进参与,还有多户人家向村里申请,准备动工。
与此同时,村中小游园、水塘、路面拓宽工程也在进行中,杨继平告诉记者,他正积极筹划“吃鱼一条街”的建设,立足本地农家乐,做好鱼产业。
李春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完全靠自己改造,大约要花8万元。现在通过政策扶持、奖补等,只花了5万元,节约了费用。
“从原来的3层变成了4层,楼顶不漏水了,还能出租。”李春香准备再增加一项副业,开办小超市或农家乐,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