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好警嫂”范红梅的爱情故事:“同肾夫妻”携手十年

来源:咸宁宣传网 时间:2021-03-19 09:28

2011年,嘉鱼民警周天明不幸患上重度尿毒症,纤弱的妻子范红梅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割肾救夫,感动了无数人。2012年3月份,本报曾对范红梅的事迹进行了连续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3月6日, 公安部、全国妇联联合通报,授予范红梅“全国好警嫂”荣誉称号。近日,记者再次拜访了这位“大义警嫂”,了解“同肾夫妻”十年来的经历。

●一份相濡以沫的感情

每天早晚八点,这两个时间点已经成了生物钟,这是范红梅监督提醒丈夫吃药的时间。

“他尽管瘦了很多,但精神还不错。”范红梅说,他和丈夫现在每天都会一起散步,因为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回忆起和丈夫这些年的感情,范红梅眼里泛着泪花。

“30年前,经人介绍认识的。”范红梅说,在一起都是缘分。第二年,两人结婚。

婚后,周天明作为人民警察,对工作兢兢业业,24小时随时待命,接受任务。作为警嫂的范红梅也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用自己的小小身躯扛起家里的半边天。

2011年,周天明不幸患上重度尿毒症,纤弱的范红梅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割肾救夫,在武汉住院四个月,范红梅时刻陪在他身边。

     “三点钟起床,从嘉鱼到武汉同济医院。”范红梅说,从2012年时起,每次做康复检查都陪着,最开始的每半个月,到后来每一个月,现在每两个月一次。

除了需要定期复查、每天吃药外,感冒、发烧,对于换肾病人来说,有致命的危险,这是范红梅最担心的。

2018年,周天明突发感冒,范红梅立即将丈夫送到嘉鱼县人民医院治疗,但是治疗三天仍不见退烧,只能转到武汉同济医院治疗,在医院守候一周后,病情好转,范红梅才安下心来。

“相互陪伴吧,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范红梅说,看着丈夫穿着制服去上班,就是自己最幸福的时刻

●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真是不堪回首的日子,现在都不敢想怎么熬过来的。”谈及十年前寻医治病的经历,范红梅沉声说道。

时间倒退至2011年,范红梅和周天明夫妻恩爱,女儿正是高三的关键时期,夫妻俩正憧憬着孩子考个好大学。

家里虽说不富裕,但是生活安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1月,嘉鱼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鱼岳中队例行点名时,指导员发现42岁的民警周天明面色不对,嘱咐他一定去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如同晴天霹雳——重度尿毒症,必须马上透析并尽快接受移植。

周天明家有兄弟姐妹8个,他是长子。妻子范红梅是下岗工人,帮人搬啤酒,做服务员,与人合伙做小生意……家里主要收入就是周天明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想到家中艰难的境况,为了不拖累家人,周天明不配合治疗。

“欠账不怕,我可以去打工帮你还债。”范红梅四处寻找病友开导丈夫,帮丈夫树立信心。丈夫在里面透析,自己躲在外面悄悄流泪,担心丈夫看见更加崩溃,只有自己扛下所有。

范红梅每天买鸡、鸭煲汤给丈夫补充营养,自己却吃最便宜的饭菜,她回忆说:“中午订一份饭,晚上吃剩下的。”

“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把丈夫的病治好,这个家不能散。”范红梅说,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自己。

●一次无怨无悔的选择

换肾是唯一办法,可是寻找肾源,异常艰难。

为给各大医院送配型单,范红梅跑烂了3双鞋子。先后有6次肾源消息,但每次都希望而去、失望而归。

2011年8月,周天明的兄弟姐妹与他均未配型成功,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范红梅再也等不下去了,她找到医生,要求自己参加配型。

“不行,你太瘦,肾也小,不适合供给。”“难道只能让我丈夫等死?”医生被红梅缠得不行,勉强同意。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多项指标显示,范红梅的肾竟然在生理上适合供给丈夫。

2011年10月25日,手术成功。医生惊叹:像他们这种情况,概率不到1%,两口子真是有缘分!瘦弱的范红梅,用自己的真情与伟大,完成了生命的置换。

“十年前的决定是正确的。”范红梅坚定地说,虽然对自己身体有些影响,但是无怨无悔。

周天明每月要靠吃三千多元的抗排异他克莫司和骁悉等药物维持生命,20多万元手术费也是向亲戚朋友借的。这些年来,夫妻二人一点点把借来的钱还清。

“现在外债还清了,女儿也出嫁了,照顾好丈夫就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范红梅说,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记者 谭宏宇  通讯员 李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