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蒋旗、李星)6月19日,咸安区召开进一步规范婚丧喜庆推进移风易俗试点建设工作推进会,通过实地观摩、案例研讨和专题部署,构建婚丧喜庆领域移风易俗长效机制。
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汀泗桥镇黄荆塘村八组、贺胜桥镇贺胜桥社区茶园小区等地。
近年来,黄荆塘村紧扣“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核心目标,积极探索实践“体系筑基、机制赋能、示范引领、宣传浸润、长效保障”五维联动工作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精神动能。
在贺胜桥社区,该社区根据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工作要求,以“居民公约”为抓手,以网络为基础单元,构建移风易俗长效机制,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有效治理模式。通过参观考察,与会人员对两地推进移风易俗试点工作给予肯定。
会议听取了全区移风易俗工作落实情况。汀泗桥镇、贺胜桥镇分别进行交流发言,分享了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有效做法。会议还听取了桂花镇、大幕乡关于移风易俗工作的表态发言。
试点工作将提高站位,聚焦重点,强化专班建设,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组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落实属地职责,定期研究工作。各村(社区)要组成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工作落实。要强化分类施策,压实镇、村(社区)两级专班职责,精准施策,试点扩面,分类管理,分层推进。
咸安区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村湾夜话、屋场会、村村响等载体,通过歌舞、戏曲、快板、情景剧、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提升群众思想认识。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发挥村(社区)干部、“五老”人员、村红白理事会等基层自治骨干力量,将积分管理、最美人物选树与移风易俗工作相结合,开展好便民服务、政策宣传等,把激励落到“实处”,从“小切口”推动“大民生”。
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各乡镇宣传委员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