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8日,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5年度全体(扩大)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部署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等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邀请省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专员史芳斌到会指导,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刚出席会议,副市长郑黎明主持会议。会议通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市城管执法委、咸安区、通山县依次就有关工作发言。
杨军指出,要以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始终做到胸怀“两个大局”,深刻洞察发展大势,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做到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增强“绿色竞争力”。抢抓“十五五”规划编制窗口期,在充分考虑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生态环保项目,确保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杨军要求,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提升生态治理效能。围绕“改、优、转”,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新突破。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切实抓好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纵深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工程、水经济“五水共治”,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突出环境问题攻坚战。要不断优化生态服务功能,坚持增绿、护绿、管绿、活绿、用绿“五绿并进”,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打造生态咸宁新名片。要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转型,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绿色制造体系、绿色产业园区、绿色交通体系建设。
杨军强调,要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扛牢生态保护责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实属地和部门责任。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零容忍”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生态环境领域投入,补齐各类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畅通公众参与渠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咸宁日报记者 吴文谨 摄影 夏正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