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调研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他强调,要牢固树立“第一是项目、第二是项目、第三还是项目”的理念,将项目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民生事业的重要保障,用项目检验发展的实际成效和干部的能力水平,紧盯任务目标、强化服务调度、全力攻坚克难,在保安全、保质量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同济咸宁医院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医疗专项施工,杨军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建设进度,叮嘱相关部门拿出系统方案,前置运营管理,统筹软、硬件建设,完善交通接驳、生活服务配套,做好对外宣传,推动建设与运营高效协同、顺畅衔接。

在咸宁高新区,杨军分别走进金田轮胎公司、巨燃生命科技公司,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情况,与企业家深入交流,鼓励企业家坚定信心,始终站在产业发展最前沿,积极开展产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经营管理创新,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更好发展。
在咸安太乙温泉康养度假区,杨军强调,要紧盯现代消费需求,以满足游客情绪价值为核心,做好运营文章,整合各类要素,植入主题文化,精心设计打造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的旅游产品,做好市场营销,巩固基本市场、拓展外围市场,迅速掀起新一轮温泉季消费热潮。
杨军还调研了通山县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锐丰达智能科技液晶模组及贴合总成二期、黄荆口水库等项目。

杨军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要以有效投资为牵引拉动经济增长,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支撑,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要强化项目全链条管理服务,统筹做好前期谋划、中期推进、后期保障各项工作,形成项目建设工作闭环,提升项目推进整体效能。通山县要抢抓重大项目带来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新型清洁能源资源足、潜力大的优势,科学布局算力、人工智能等新兴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具有通山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用好山水资源,做好“两山”转化文章,把丰富资源变成有效资产、形成现实产出,积极拓展城乡产业发展新路径。统筹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固底板、补短板、锻长板,增强县域综合承载能力,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咸宁日报记者 吴文谨 摄影 夏正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