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爱我咸宁·共建家乡”咸宁好人进社区宣讲实践活动与“社区文化节”文明实践活动同步在城区十六潭公园开展,活动将好人事迹宣讲与社区文化生活深度融合,让榜样故事在邻里之间传递温暖力量。
宣讲现场,真情流淌。
咸安区委宣传部干部吴星星以“一碗汤的距离”为题,动情地讲述了全国文明家庭熊良淦一家的感人事迹。夫妻二人十年如一日,坚持在同小区购房以便照料多病的父母,他们运用所学医护知识为老人定制健康方案,妻子胡剑芳无论多忙都坚持为公公擦身、理发,用跨越十余年的实际行动,将“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传统家风诠释得具体而深刻。
随后,咸安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干部李思带来了“咸宁好人”许典祥的故事。这位96岁的老人,以自家客厅为“义务维修铺”,20年来免费为邻里修理家电超过3000次,常常自掏腰包购买零件并提供上门服务。他的善举不仅点亮了无数家庭的便利生活,更带动社区形成了温暖的“15分钟银发互助圈”,展现了平凡老人不平凡的大爱境界。
“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特别真实、感人。以后我要更关心家人,邻里之间也多搭把手,真得向这些好人学习。”居民王女士听后深有感触地说道。
自今年7月以来,我市已举办多场咸宁好人宣讲实践活动示范性宣讲,各县(市、区)同步开展先进典型宣讲活动。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宣讲活动进一步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感召人、影响人、带动人的示范作用,为加快支点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丰厚道德滋养。
咸宁日报记者 周萱 通讯员 李星